蘑菇大棚选场址建立菇棚无公害蘑菇的培养场所的挑选,首先应远离污染源,即附近无化工厂或大烟囱、禽畜场、垃圾堆等;其次交通便当;第三排水疏通,水源清洗、足够。菇棚的搭建需求座北朝南,棚周围要有合理的空位,用于培养料的堆制、覆土资料的处置等,其正常占地面积份额为3:2。每个菇棚的蘑菇培养面积以550m2为宜,长12m,宽14.5m,棚内4个床架,中心床架宽1.5m,两头的床架宽0.9m,两头通道宽0.8m,中心通道宽1m,菇床为6层,底层离地O.4m,最上层离顶1.4m左右,每层距离0.6m,每条通道的对直两端各开上中下3个40cm×30cm通气窗,通道以水泥路面为佳。
1、蘑菇养殖时间: 在秋收后备好主料,并安排在8月-9月这个时间内准备,蘑菇菌丝在12月-1月播种,大约3月份出蘑菇,5月份左右生长结束。
2、辅料进棚:需要对养殖棚提前消毒,过两三天后进辅料,在室内铺料厚度在13~17厘米,边铺边拌,测试料的温度,在28摄氏度以下可以进行播种菌丝。
3、播种蘑菇菌丝:播种菌丝的时候注意给工作人员和工具消毒,播种过程中可采用多次播种的办法,每瓶种可播0.7~0.8平方米。
4、播种后3天内紧闭大棚,保温保湿,以确保菌丝萌发和生长,3天后可以在晚上适当的通风换气,15天左右可覆土,均匀的覆盖在料面上,当菌丝长在土缝的时候开始浇水,促使蘑菇生长。蘑菇生长的适宜温度是10-20度,注意确保大棚内的温度和湿度。
5、采收蘑菇时,采大留小,旋转摘下,注意不要伤及周围的幼菇。 每批菇采完后,完全清理去掉蓖床上的残留根和死菇,修补好覆土层、填平菇脚坑。
大棚内杂物收拾干净后,盆洒消毒剂并闷棚至少—天。消毒后配置培养物料,一般将培养材料(稻杆等)混合拌匀后放入灭菌炉里灭菌即可。如果不是规模化生产建议购买现成物料进行生产,否则会大大增加成本。将新鲜的物料进行磨碎、添加、拌匀后,装入培养袋(一般为聚乙烯塑料袋)中,装袋时均要留有一定的空间,不易装的过满,装料时边装边压实。塑料袋为两头开口,一头用扎口绳打活结捆扎,另一头用无棉盖(直径3cm)封口。
耕种与发菌办理 培养料后发酵完毕,翻开菇棚门窗通风,待料温降至35℃以下,把堆积在床架上的培养料分摊均匀,再翻松整平料面,喷低毒防虫药水1次(如:菇虫净、虫螨灵等),使培养料有湿润感。当料温稳定在30℃以下时进行耕种,按每111m2用谷粒菌种150瓶均匀的撒人料内与料面,压实整平,若料面太干,耕种后喷0.05%石灰水调湿,随后封闭门窗发菌。开端以紧窗保湿为主,当菌丝萌生吃料后,逐步加大通风量,促进菌丝向料内成长,在整个发菌期间要密切注意防止虫灾的发作,一旦发现须赶快完全铲除。